行業動態
打造“一帶一路”上的玻璃器皿之都
發布時間:2019-10-11 07:44:44
時序更替,夢想前行。7月10日,祁縣被國家工信部正式批復為“省部共建‘一帶一路’中小企業特色產業合作區”,成為全國第一家“一帶一路”中小企業合作區和第十三個中小企業中外合作區。經歷了篳路藍縷的艱辛,經歷了轉型升級的陣痛,以玻璃器皿為主導的外向型產業引領祁縣開放發展步入新時代。
祁縣玻璃器皿生產歷史悠久,是中國玻璃器皿之都、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專業型示范基地。現有玻璃器皿生產企業43戶,從業人員2萬人,年產值30億元,產量約占全國人工吹制玻璃器皿總量的45%,其中高腳杯產量約占全國總量的80%。產品銷售主要以國際市場為主,40%出口到歐洲及“一帶一路”等國家,30%出口到美國市場,30%銷往國內市場,形成了集初級生產、深度加工、精品開發的產業格局。
搭乘“一帶一路”快車,祁縣充分發揮現有資源條件和產業基礎優勢,加快推進勞動密集向技術密集轉型、人工吹制向人機并舉轉型、粗放加工向精深加工轉型、國際出口為主向國際國內市場并重轉型,加快玻璃器皿產業集聚,促進產業做大做強,進一步打造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玻璃器皿之都。
讓“虛”的“實”起來。根據“產城融合”的思路,祁縣規劃布局了國內一流的玻璃產業園,啟動了投資52億元、占地2647畝的一期玻璃產業新城規劃建設,囊括了玻璃文化主題公園、“一帶一路”特色產品展示館、會展中心、玻璃學校、玻璃酒店以及玻璃器皿標準化企業集群,支持中小企業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合作區建設,擴大市場,入規升級。
讓“弱”的“強”起來。針對部分玻璃企業規模小、產量低、品種少、成本高的問題,祁縣支持大華、宏藝等龍頭企業引進歐洲先進制造生產線,擴大機制玻璃檔次和規模;支持大華、光華、東玉、會龍等規模以上企業在現有規模上增加投資,技改上項,做大做強。通過舉辦“中國玻璃器皿博覽交易會”,擴大祁縣玻璃器皿產業影響力和知名度,重點塑造區域品牌及企業品牌。
讓新動能不斷生長拔節。近幾個月來,祁縣先后組團赴德國和捷克考察對接并建立德國辦事處和海外倉儲物流中心,通過與國外企業的深度合作,對標一流,形成手工玻璃制品與“力多”“波西米亞”等國際品牌在高端制造方面競爭,機制器皿與“弓箭”“利比”“羅納”“德力”“華鵬”等國內外品牌在國內市場份額競爭的發展態勢。同時啟動“百廠千店”工程,集中100個廠的產品資源,在國內重點城市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入駐大型商場超市,建設1000家專營店和專柜。
讓智能制造逐漸補鏈成群。為實現玻璃企業高質量發展,增強核心競爭力,祁縣與華為、寶鋼等智能設備制造商聯系,籌劃設計智能化車間和無人流水線;在制造工藝上機制和人工吹制并舉,科學合理安排機制和人工工藝占比;利用好自動化生產,智能化裝備,推動玻璃器皿產業拉長鏈條、增強韌性、提升水平,實現產業蝶變。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一帶一路”中小企業合作區建設,已凝聚起更多的力量投入玻璃器皿產業合作。我們相信,祁縣在“一帶一路”上,必將煥發出新時期的勃勃生機與活力。